4006686166

您的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诈骗罪

单位犯罪主要种类有哪些 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日 来源:芜湖诈骗罪律师
[导读]:  宋律师,芜湖诈骗罪律师,现执业于***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

 宋律师,芜湖诈骗罪律师,现执业于***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单位犯罪主要种类有哪些

  单位犯罪是特殊主体造成社会危害或者造成公民人身伤害等危害社会的一种犯罪方式,单位犯罪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单位犯罪主要种类有哪些怎么区别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单位犯罪主要种类有哪些


  纯正的单位犯罪与不纯正的单位犯罪


  纯正的单位犯罪,是指只能由单位实施而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的犯罪。例如,刑法第389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条规定的是单位受贿罪,本罪只能由单位实施,而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不纯正的单位犯罪,是指在某种犯罪既可以由单位实施也可以由自然人实施的情况下,由单位所实施的犯罪。例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既可以由单位实施,也可以由自然人实施,当这种犯罪由单位实施时,就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


  一般单位犯罪与特殊单位犯罪


  一般单位犯罪,是指任何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可能实施的犯罪。例如,任何单位都可以成为刑法第427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主体。


  特殊单位犯罪,是指刑法对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作出特殊限制的单位犯罪。从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特殊单位犯罪主要有以下情况:


  单位具有特定的所有制性质。例如,刑法第327条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此可见,本罪主体不仅只能是单位,而且只能是国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


  单位具有特定的职能性质。例如,刑法第137条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这是从单位的职能性质作出的特殊规定,而不问其所有制性质。再如,刑法第396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只限于司法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其他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不可能成为本罪主体。


  单位具有特定义务。刑法分则的有些条文先规定具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犯罪,然后又规定;单位;可以成为该犯罪的主体,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刑法事实上要求该单位具有特定义务。例如,刑法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的主体分别为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第211条又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这表明,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的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二、怎么区别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


  单位犯罪之区别于个人犯罪,不仅仅是一个主体的问题,而且在整个犯罪构成上,都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的特征,因而单位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是在自然状态之下而作为民事主体存在的人,代表着人格,代表其有权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以上就是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单位犯罪主要种类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单位犯罪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纯正的单位犯罪与不纯正的单位犯罪,以及一般单位犯罪与特殊单位犯罪。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

  在我国,对于犯罪的打击力度比较大,量刑方面来说自然而然也不会轻,而犯罪中可以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那么在单位犯罪中,法人到底是怎么处罚的呢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接下来由详细为您介绍!




  一、什么是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


  所谓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种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单位犯罪即单位所犯的罪,这又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前一种观点相比,该说区分了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但它所说的单位犯罪只限于主观上的故意,这与刑法中规定的少数过失的单位犯罪相背离。此外它强调的单位犯罪以非法利益为要件,无疑又缩小了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八届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时候,由于其局限性而被否决。


  二、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


  单位犯罪,法人不一定要承担。如果法人未参与整件事就可以免责,比如生病、出国不在公司上班,如果法人正常上班就必须承担,除非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证明与犯罪完全无关。


  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都要追究刑事。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人员的刑事。关于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的认定,《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受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人员追究刑事。;


  三、单位犯罪有哪些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单位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社会、经济、民事等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


  1997年刑法第30条中所谓的;单位;特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及团体。其中的公司,笔者认为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企业则是指除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以盈利为目的,以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为内容的社会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不从事生产、经营等盈利性活动,接受国家机关领导并由国家开支经费,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而设立的组织;机关,是指行使国家和党派管理职能的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团体是指由特定行业、阶层依法自愿组成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刑法第30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这一规定,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只要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或设立的合法组织。那种;地下工厂;、非法组织甚至是犯罪组织,都不可能是单位犯罪中所指的单位。这些非法组织或;地下工厂;的人员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是自然人犯罪。


  2、单位犯罪构成中单位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在1997年刑法分则中96个法条规定了116种单位犯罪,其中危害国家安全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4个法条5种单位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60个法条69种单位犯罪,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24个法条34钟单位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危害国防利益罪2个法条2种单位犯罪,贪污贿赂罪3个法条3种单位犯罪,渎职罪1个法条1种单位犯罪。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界限的划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与单位犯罪有关的问题仍然十分复杂。因此,我国刑法只针对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比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做出规定。并非所有的犯罪均可由单位构成,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单位才能成为主体并承担刑事。


  3、单位犯罪,目的是为该单位谋取利益,并且单位犯罪行为的实施必须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


  如果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结果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能认为是单位犯罪,而是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的犯罪。如果犯罪行为的实施没有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就无法认定这种犯罪行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依照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下列行为,均不应视为单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处罚: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单位犯罪,主要是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而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的。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关于单位犯罪法人怎么处罚的内容,由此可知,单位犯罪,法人不一定要承担。如果法人未参与整件事就可以免责,比如生病、出国不在公司上班,如果法人正常上班就必须承担,除非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证明与犯罪完全无关。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网站发布咨询。





Copyright © 2008-2020

芜湖诈骗罪律师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闽ICP备08005907号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